根據云南省委組織部、省教育廳相關要求,安寧中學自2018年開始持續(xù)開展對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第一中學、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教育幫扶。近期,三所學校高一語文、化學學科備課組以“大單元教學背景下學歷案的設計”為主題,開展線上培訓學習與交流教研。
安寧中學在做好自身探索實踐、研究提高的同時,創(chuàng)新研訓方式,通過成果輸入、專題培訓、教研同訓、同課異構等方式發(fā)揮領航示范作用;通過構建“研訓共同體”常態(tài)化研訓機制,推進云南邊疆民族地區(qū)學校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,帶動學校良性發(fā)展。
在“雙新”建設過程中,安寧中學高中各學科教研組、備課組承擔著子項目的研究和實踐。一直以來,積極學習和實踐、不斷反思改進、總結經驗成果。此次線上幫培活動,即將所學、所思、所獲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兩所被幫培學校,扎實推進幫培計劃。
安寧中學高一語文備課組與兩所邊疆民族學校就學習單元、學習目標、評價任務、學法建議、作業(yè)與檢測、學后反思等內容的設計進行反復溝通交流,通過為期一個月的探究,兩所邊疆民族地區(qū)學校的學科教師加深了對學歷案的理解和應用。
此次線上研訓,基于對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的學歷案設計,本次高中語文組進行了3節(jié)研究課,探究整合教學內容的方法、問題設置的思路和教法學法的運用,研究在“雙新”實施背景下落實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的多種途徑,讓“課堂”轉變?yōu)檎嬲饬x上的“學堂”,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,凸顯“教—學—評”一致性原則。
李老師從大單元教學的定義、特點及開展優(yōu)勢出發(fā),講解如何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,分享安寧中學高一化學組“基于真實情境發(fā)展核心素養(yǎng)的大單元教學設計”的主要研究方向,并以實際課例進行分享學習。趙老師結合目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,重點介紹學歷案的六個基本要素:學習主題/課時、學習目標、評價任務、學習過程、檢測與練習、學后反思,并以具體案例對關鍵點、注意事項進行解釋與強調。
在充分學習后,三所學校教師圍繞“乙醇與乙酸”分別進行大單元和學歷案設計。備課組展開多次討論交流,不斷完善方案。不同設計角度和別出心裁的設計碰撞出奇妙的火花。通過相互觀摩、借鑒學習,三校教師互補提升、共同成長。
安寧中學以安寧市特色玫瑰釀酒為線索,設計“探秘古法釀酒”大單元教學。通過選擇釀酒原料、認識乙醇性質、分析釀酒過程中氣味變化、異?,F象的原因、了解黑塔釀醋,在學歷案中充分運用情景素材,設計問題鏈和活動鏈,將課本知識貫穿起來,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生產的過程。
墨江一中選擇極具本土特色的“小鍋酒制作”作為情境,帶學生實地錄制制酒流程,挖掘釀酒操作與化學實驗室操作的聯系。為體現學歷案的實用價值,每個課時多次錄課,根據“是否真正體現深度學習”“設計的活動能否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”等作出研判和修改。
大單元教學要讓學情的研判從經驗型走向實證型,從學生真實需求出發(fā),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;組內可搜集并篩選真實、具體的情境素材,將資源整合完善,建立教學情境資源庫;立足“三學”,更新教法與學法。首學,利用學歷案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目標、任務,提前規(guī)劃;共學,學生將閱讀、體驗、嘗試和操作等形式獲得的認知成果和體會,在課堂展開交流討論,教師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,幫助學生梳理主要內容、關鍵要點,完善知識結構;思學,學生通過課后反思,在教師的幫助下,完成鞏固應用、拓展延伸的學習內容。在疫情下,通過多媒體設備、云視頻軟件開展遠程研訓,實現校際間云端備課、修改完善、同課異構,是示范幫培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實踐。